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成立于1952年9月,发展至今,近七十载辉煌历程名师辈出,滋兰树慧。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为全国首批,始建于1978年。在张松如(公木)、喻朝刚等前辈学者的开拓和几代教师的努力下,于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辽金元文学、明清文学及近代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展,硕果累累,千秋文脉,薪火相传。
![](/__local/B/3D/24/EE3D0C70D029C04CB0FAA1E199E_8924E28B_BA5C.jpg)
2000届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后合影
前排右起:吴帆教授、张国举教授、麻守中教授、殷义祥教授、沈文凡教授、徐正考教授
2000年后,吉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学术气度、自由开拓的学术精神、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教学团队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其中在学术界各类学会担任副会长者7人次,担任常务理事、理事者10人次。沈文凡教授、马大勇教授、李静教授、侯文学教授、由兴波教授、王志副教授、刘春明副教授、赵郁飞讲师等组成了学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以上各位老师皆师从全国高校著名学者,受过系统、完整、正规的学科专业训练,拥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的学习经历,赓续前学,继续取得新的成就。教学团队综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导师的学术理念、差异化的研究方式与教学风格,视野高远,形成了扎实厚重的学术风气。
![](/__local/4/63/B7/930E992EC8C9C010006D741E4C8_54BEDD7E_109D0.jpg)
2020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会
前排右起:侯文学教授、刘春明副教授、赵郁飞副研究员、王志副教授、马大勇教授、沈文凡教授、孟兆臣教授、李静教授、由兴波教授
近十年以来,该方向曾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多项,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数十项、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本专业几十年来培养了众多高质量博硕士优秀人才,不少学生的学位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论文。
![](/__local/B/36/F5/038634A6F94D3D52A3F7A9C8C84_1E775CEA_14121.jpg)
万赢娱乐电子游戏(中国)官方网站2019年迎新晚会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9级参演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多次主办了大型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本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积极参与到会务服务中,中有不少硕博生以会议代表身份参会并提交论文,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好评。
2016年“杜甫文化接受与传播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杜甫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近160人出席。此次会议在历届全国杜甫学术研讨会中,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__local/2/62/58/4DA6D1E248B6C4F7CF2ABBA55D0_02AAB311_69B2.jpg)
![](/__local/3/31/A4/6D8A98DAC8EBFF5CFACF58C03B2_B096F18B_E8C6.jpg)
参与会务服务的硕博生及老师合影
2019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第六届江南文化论坛”,学者们交流互动对研究审视江南文化,探索中华文化品格与审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__local/3/5D/0B/060F2941226C39F63411E292B9B_7843D79E_EC63.jpg)
参与会务服务的硕博生及老师合影
![](/__local/8/F1/67/82F0B3796F91C9AF4DB7F5C9249_B0658944_F877.jpg)
2021年“第九届中国词学研究会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出席会议。会议引导并见证着词学研究的发展与突破。
![](/__local/2/A6/D6/BF9CF0CBB5DA905C4E7405049CD_7D14BD84_C17B.jpg)
![](/__local/1/26/33/685C84780B5328619C1E08FDA81_F8A56D96_DC59.jpg)
前排:参与会务服务的硕博生合影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文体的嬗变、发展;作家、作品、作家群体和文学流派;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确立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开展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重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立足于文本文献和作家作品的阅读、品赏、分析,使学生充分体验文学的美感,教会学生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__local/0/EE/32/F69BD14736285FA771BC1D6C5F2_7162DA62_11C89.jpg)
2002年著名学者叶嘉莹、席慕蓉在吉林大学进行学术讲座后合影
右起:沈文凡教授、叶言材教授、席慕蓉教授、叶嘉莹教授、郝长海教授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对学生古代文学理论、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分析,依据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经典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突出师生间的导学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对课程前后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
万赢娱乐电子游戏(中国)官方网站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以沈文凡教授为学科学术带头人,目前共设4个主要研究方向:
(一)先秦两汉文学带头人为侯文学教授。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征。
(二)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带头人为沈文凡教授。研究魏晋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征。
(三)宋代文学带头人为李静教授。研究宋诗、宋词和宋代词学批评的发展演变及主要特征。
(四)明清近代文学带头人为马大勇教授。研究明清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__local/7/32/53/F72E3B20627E87FE994E99984F3_0924E67C_D4E3.jpg)
2021届硕士毕业生与导师合照
右起:由兴波教授、王志副教授、侯文学教授、沈文凡教授、马大勇教授、李静教授、赵郁飞讲师